外贸平台  /  关注 / 制造业占比下降,专家提出三大对策

制造业占比下降,专家提出三大对策

fochier分类:关注来源:贸管家

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,但近年来也面临着“去工业化”的压力。宏观经济论坛(CMF)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我国的制造业比重下降源于相对效率效应、需求升级效应、国际竞争力效应这三大因素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报告提出了三大对策:促进制造业升级、利用超大规模市场、推动制造业梯度转移与国际合作。

报告指出,我国的制造业比重下降是一个普遍现象,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一问题。但我国的“去工业化”过程较早来临,2012年左右,我国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就出现了下行压力,而此时,我国人均GDP只有5600美元,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。各省份也先后出现了过早“去工业化”的情况,只有少数地区因为是后发地区,制造业比重呈上升趋势。

报告分析认为,相对效率效应是指随着制造业效率的提高,制造业比重会自然下降;需求升级效应是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,消费需求会转向服务业;国际竞争力效应是指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失去了要素成本优势,而中西部地区又难以形成规模效应。

针对这些问题,报告提出了三大对策。第一,保证制造业效率不下降的同时,推动制造业摆脱成本竞争的路径,依靠高技术水平、品牌溢价和文化赋能来应对市场竞争;利用好梯度转移,用好东部西部两种要素、两种资源,并进行重新配置;利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产业融合趋势,推动制造业与农业、服务业等融合。第二,利用超大规模市场来应对需求升级。超大规模市场能够分摊制造业研发成本,提高创新扩散的效率,为制造业新产品提供更大市场。同时,改变政策策略,从支持企业或者生产者转向支持消费者,从而倒逼制造业走品质化升级的路径。第三,推动制造业梯度转移与国际合作并重。一方面,在国内推动制造业在不同地区进行梯度转移,利用好我国的综合效率优势和基础设施配套优势;另一方面,在国际上根据不同国家制造业特点进行合作,只有制造业在全球比重稳定,我国的制造业才会更加稳定。

报告认为,这些对策能够有效防止过早“去工业化”,或者让制造业比重下降的速度或周期变得更长。这样才能保持我国作为“世界工厂”的地位和优势。

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!

猜你喜欢

站长推荐